合肥市滨湖新区低影响开发与水生态修复
发布时间:2016/09/01 点击量:
1、项目背景
合肥市滨湖新区水系较多,南依巢湖,规划用地面积196平方公里,水环境是该区最大亮点,也是治理难点。
2、主要水环境问题
1)河流客水少,水资源短缺;
2)土地利用力度加大,面源污染成为点源控制后的重要来源;
3)再生水厂尾水无法满足景观水体水质要求;
4)水体封闭或水流缓慢,富营养化严重,生态景观功能差。
3、治理目标及方案
目标:以巢湖水质改善为目标,以入湖河流氮磷等污染负荷削减为重点,编制新区低影响开发的水环境系统规划,开展新区低影响开发、景观水体生态补水净化、水质调控与生态景观建设等关键技术研究 ,通过工程示范,形成集雨水、污水、地表水在内的新区低影响开发和水环境整治技术方案,支撑依托工程,降低与消纳新区污染负荷的增长,削减新区建设对受纳水体的影响,保护巢湖。
4、工程实施
1)低影响开发水环境系统构建
(2)低影响开发技术
采用的有植草沟及生物滞留技术。
植草沟系统对径流水量消减率35.5%,对COD、TSS、TP、TN及氨氮等的去除率在30%以上。
某路段的植草沟系统
生物滞留池系统对径流氨氮、硝态氮的平均去除率在60%以上。
(3)初期雨水生态处理
采用的处理措施有硅藻土水体净化技术和对塘西河进行雨水调蓄。
塘西河初期雨水处理示范工程
2)再生水厂优化及尾水处理
(1)深度脱氮工艺优化
整个滨湖地区水质呈现低碳高氮磷特征,尤以夏季表现突出、针对再生水厂的问题改进措施如下:
进水碳源不足——工艺优化中可采用多点进水方式合理分配碳源,强化生物脱氮;
膜池DO高,硝化作用进行充分,进一步挖掘污水处理厂缺氧-厌氧-好氧区-预缺氧区生物处理功能。
(2)尾水深度处理
深度处理采用人工湿地技术,选用垂直流人工湿地,大幅消减尾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。
通过研究砾石、沸石、钢渣、无烟煤、陶粒等几种常见基质对水体中氮磷的吸附效果,初步筛选出对磷有高吸附容量的沸石、无烟煤和生物陶粒组合基质。
尾水处理人工湿地示范
湿地净化工艺投入使用后对再生水厂尾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净化效果,湿地系统对总磷、氨氮及COD的去除率均在52%以上。
3)水环境修复及生态景观构建
将水质调控与生态景观构建相结合,对水环境功能进行修复。
(1)生物质利用的河岸生态护坡技术
该技术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86.9%,且随着河岸带系统的逐步稳定,去除率仍在持续上升。
(2)原位生境修复:泥—水界面精确布氧技术
控制及保持上覆水DO值及pH值,提高水体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,从而加快硝化反应,降低氨氮浓度;此外,还有助于沉积物重金属的转化,降低沉积物重金属释放带来的风险。
(3)生态基填料河道底泥原位修复
填料采用蜂窝状硝酸改性竹炭,由数据可看出BOD浓度迅速降低,去除率可达50%,同时氨氮在硝化作用下浓度也迅速降低,硝态氮则经历一个先生后将的过程。
(4)水生植物调控泥—水的磷交换
(5)生态景观建设
在两大道路形成了100000 m2的景观水体,构建了稳固的景观岸带与挺水植物的建群。
经过方案制定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,滨湖新区塘西河近岸带植物种类较多,根据调查显示,地被植物达73种,且有鸟类栖息,鱼类主要为鲫鱼和野杂鱼。塘西河入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。
本文来源:折带式过滤机http://www.zxgyfl.com
本文来源:折带式过滤机http://www.zxgyfl.com